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特約金融透視外圍貨幣政策鬆緊不一 大陸面臨兩難


美聯儲公佈議息會議的結果,美國開啟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基本沒有懸念;另一方面,印度、澳大利亞卻在近日宣佈加息。  在宏觀調控愈來愈強調各國政策協調的當下,面對這“一鬆一緊”迥然不同的貨幣政策舉動,下一步如何保持貨幣政策的方向,採取數量型還是價格型的調控工具,或者行政性的舉措,成為擺在大陸央行面前的一個難題。  人民幣升值趨勢明顯  受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的影響,9月份以來美元一直走軟,而人民幣對美元則在短期內呈現較快升值的態勢。11月2日,美聯儲召開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當日隔夜美元指數應聲下跌0.65%,3日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上漲107個基點,報6.6818。  但由於市場觀望情緒濃厚,3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幅有限,收於6.6761,僅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6個基點。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依舊較為強烈,3日境內遠期市場,一年期美元對人民幣貼水1600個點,即市場預測一年後人民幣對美元為6.5156。  對於下一階段的外匯市場,紐約梅隆市場分析董事總經理尚柯傑預計美元會在現有基礎上持續走弱,歐元以及亞洲貨幣面臨升值的壓力,並有可能引發國際資金流動的頻率進一步加快。他希望,人民幣升值應該是緩慢的、漸進的,幅度過大、速度過快不僅會對中國大陸經濟有影響,而且會對脆弱的全球市場經濟產生影響。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元指數自9月初已經下跌7%有餘,因此美元後續下跌的空間並不大。  “熱錢”湧入壓力加大  由於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看好,再加上美國與新興經濟體之間貨幣政策的分化,國際資金流向也開始發生改變。據紐約梅隆IFLOW系統統計,近兩個月來有大量資金,其中不乏西方各國的養老基金,流入了東亞新興市場,包括債券、外匯、股票市場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長向松祚指出,美國寬鬆貨幣政策製造的流動性並沒有停留在本國,而是造成了全球流動性氾濫,流入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和大宗商品市場。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則相對樂觀地認為,由於中國大陸有資本項目的管制,因此“熱錢”流入量要遠小於他國。  央行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多次提及各國貨幣政策差異以及資金流入壓力。報告指出,國際經濟復蘇還比較緩慢,大陸經濟增長較快,通脹預期和價格上行壓力不容忽視。受復蘇不確定因素影響,各經濟體政策退出較為謹慎,隨著原有刺激措施逐步到期,發達經濟體開始推出新的經濟刺激措施,全球流動性和貨幣條件仍將寬鬆,主要經濟體將持續放鬆貨幣刺激經濟的預期強烈,大量資金可能向增長較快的新興經濟體流入。  貨幣政策或面臨微調  在本幣升值以及資本流入的雙重壓力下,再加上國內經濟企穩、通脹率走高,大陸的貨幣政策應該如何應對?或許可以從央行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找到一些信息。  央行稱,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仍保持適度寬鬆的方向不改變,但同時,會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根據形勢發展要求,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可以看出,適度寬鬆的大方向目前仍將保持,但是具體的調控細節或會發生改變。10月19日晚間,央行忽然宣佈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也許就是一個信號。  此前有聲音擔憂央行加息會加大資金流入和本幣升值的壓力,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指出這是個習慣性的誤區。他認為,人民幣內在升值壓力來自於經濟超速增長,進來的錢是博資產價差的,而非息差,如果國內堅定減速和抑制資產泡沫,跨境資本流入的壓力會減少,升值壓力會減輕。尚柯傑也認為,通過對政策觀察,中國大陸央行加息是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延續,對於全球資金流向影響不大,但是如果央行持續加息,有可能引發全球資金的投機行為。  對於下一階段政策調整,劉煜輝認為,進入加息週期的可能性比較小,採取數量工具和行政控制的方式是主要的,也不排除當外界對負利率的聲音很高時,央行通過被動地加息2-3次來影響市場預期,抑制資產泡沫化和投機行為。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李丹丹 )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 中央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